5、如何看待银行理财业务创新和未来发展趋势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银行理财业务规模快速增长,迅速成为国内理财业务的中流砥柱,也充当了商业银行转型的深度冲锋。然而,随着社会融资结构的深刻变化,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大资管 时代的到来,银行理财业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商业银行将如何进一步激发银行理财的活力,未来银行理财业务的创新方向在哪里?由于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承担稳定存款和扩大授信额度的作用,再加上分业经营模式和刚性兑付的约束,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很难有差异化的动力,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明显。

6、商业银行多元化都包含什么

包括资产负债多元化。一方面,银行业需要坚持资产多元化的目标。一是优化客户,优化结构,做精信贷业务;二是在风险与收益并重的前提下,多元化投资产品和渠道,增加信托、券商资管、银行理财、证券等投资规模,强化投资业务;第三,充分利用新型金融工具的特点,结合自身业务发展目标,做好智能资产证券化业务;四是适应客户直接融资需求的变化,为客户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公司债券,为客户提供并购重组融资方案,大力投资银行业服务;第五,通过银行业 service与各类非-银行业 service的跨界合作,以租赁、信托等方式做各类资产业务。

7、二十世纪60年代以前盛行的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主要可分为哪三个...

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1 .商业贷款理论(commercial loan theory)是一种早期的资产管理理论,它起源于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著作《国名财富性质原因的研究》。基本观点:存款是银行贷款资金的主要来源,银行存款大部分是活期存款,随时可能被支取。为了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商业银行只能发放与商业周转有关的、适合于生产资料储备的短期有偿贷款,而不能发放房地产等长期贷款。

局限性:①这种具有自我补偿特征的借贷理论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银行长期资金的需求,也限制了银行自身的发展;(2)忽视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充分利用长期负债;③忽视短期贷款的风险,使银行的发展受制于经济周期及其带来的风险。2.资产转移理论,又称可转换理论,最早由美国的Moreton于1918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

8、银行大补血!拼资本 时代到来:补血混战分化加剧

■缺血每年都在补充。几经沉浮,2017年末,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3.65%、11.35%、10.75%,处于历史较好水平。但也是喜忧参半,资本结构质量的不平衡让银行无法放松警惕。在强监管下,商业银行的发展从“拼规模”转变为“拼资本”,其业务与资本指标密切相关。在外部监管压力和内部资本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如何提高资本充足率和资本使用效率,加强风险防控,成为2018年银行资本新规“落地年”的新课题。2018年底大部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可以达标,但不可否认的是,商业银行内部资本补充仍然不足,大部分外部资本补充工具较为单一。

9、 大资管的起源

资产管理起源于19世纪初。由于投资者和需求者需求不匹配、信息不对称、风险偏好不同等因素,缺乏资产管理经验和能力的资产所有者倾向于将资产委托给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以实现资产增值,如今,全球资产管理市场日益成熟和庞大。中国民生银行和麦肯锡联合发布的《2012年中国私人银行市场报告》指出,未来三年中国可投资资产1亿及以上的高净值人群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银行业大资管时代  银行业  大资管  资管  新规  时代  
下一篇